一、首先要明白方程概念与基本性质把已知数和未知数之间建立起一个等式关系,这种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方程是实际问题中数量间等量关系的数学形式,它反映了未知数和已知数的联系,说明未知数应满足的条件。如,3x=6是方程,因为是个等式关系,又有未知数x;而12+6=10+8不是方程,因为虽然是个等式关系,但没有未知数,二、方程的基本性质(很重要,要牢记)1.在方程两边(也是等号的左右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或者都乘(或除)以不为零的同一个数,所得方程的解与原方程的解完全相同。利用方程的基本性质,可把复杂的方程,变成比较简单的方程,有利于计算。如:(x+9)/2=3等式两边同时乘以2得:(x+9)/2×2=3×2整理后得:x+9=6这个方程就变得简单多了2.由方程的基本性质,可以得出方程变形的规则即,方程中的任何一项,都可以改变符号,从方程的一边移到方程的另一边,简称移项。如,可把方程一边的乘数移到方程的另一边做除数,或把方程的一边除数移到方程的另一边做乘数。计算结果都不变。例如,8x+155=200+5x移项:8x-5x=200-155合并同类项:3x=45移乘作除x=45÷3=15(等号左侧3为乘,移到等号右边作为除,即除以3)我给你举一个很简单的用方程解题的例子,加深一下你对方程的理解。已知:共有12块糖,弟弟分的比哥哥多2块,问:哥哥和弟弟各分了多少块(未知数)?解:设哥哥分了x(未知数)则弟弟分了x+2列方程:x+(x+2)=12合并同类项:2x+2=122x=12-22x=10移乘作除x=10÷2=5答:哥哥分了5块弟弟分了5+2=7块验算:哥哥和弟弟分的糖块相加,即5+7=12块与已知数相等弟弟比哥哥多分的块数=7-5=2与已知数相等方程很重要,希望你好好学习。回答满意,望采纳!
3 个回答
枕边旧宠
赞同来自 :
先找等量关系式
设未知数
解出来
相遇
赞同来自 :
哪里不懂就问相关的教学老师,他会给你详细的解答,知道你理解为止
因为每个老师的教学方式不同,往往伴随的解决方式也不同
开心的记忆
赞同来自 :
一、首先要明白方程概念与基本性质
把已知数和未知数之间建立起一个等式关系,这种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方程是实际问题中数量间等量关系的数学形式,它反映了未知数和已知数的联系,说明未知数应满足的条件。
如,3x=6是方程,因为是个等式关系,又有未知数x;
而12+6=10+8不是方程,因为虽然是个等式关系,但没有未知数,
二、方程的基本性质(很重要,要牢记)
1.在方程两边(也是等号的左右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或者都乘(或除)以不为零的同一个数,所得方程的解与原方程的解完全相同。
利用方程的基本性质,可把复杂的方程,变成比较简单的方程,有利于计算。
如:(x+9)/2=3等式两边同时乘以2
得:(x+9)/2×2=3×2整理后得:x+9=6这个方程就变得简单多了
2.由方程的基本性质,可以得出方程变形的规则
即,方程中的任何一项,都可以改变符号,从方程的一边移到方程的另一边,简称移项。
如,可把方程一边的乘数移到方程的另一边做除数,或把方程的一边除数移到方程的另一边做乘数。计算结果都不变。
例如,8x+155=200+5x
移项:8x-5x=200-155
合并同类项:3x=45
移乘作除x=45÷3=15(等号左侧3为乘,移到等号右边作为除,即除以3)
我给你举一个很简单的用方程解题的例子,加深一下你对方程的理解。
已知:共有12块糖,弟弟分的比哥哥多2块,问:哥哥和弟弟各分了多少块(未知数)?
解:
设哥哥分了x(未知数)则弟弟分了x+2
列方程:x+(x+2)=12
合并同类项:2x+2=122x=12-22x=10
移乘作除x=10÷2=5
答:哥哥分了5块弟弟分了5+2=7块
验算:哥哥和弟弟分的糖块相加,即5+7=12块与已知数相等
弟弟比哥哥多分的块数=7-5=2与已知数相等
方程很重要,希望你好好学习。回答满意,望采纳!
提问者
威望
粉丝
感谢
积分
赞同
提问
文章
回复
私信 问Ta
关注问题人数 4 人
相关问题